為什麼炎炎夏日,柯文哲卻說「不用買冷氣」?

圖片來源:城市學

CircuPlus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/黃暐程

前陣子,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一場校園冷氣捐贈儀式,在致詞時提到「未來將以購買『服務』;取代購買軟硬體」的概念。意即,由市府訂出學校、公務大樓希望建築室內溫度維持多少度,再委託承包廠商透過冷氣、太陽能板、田園城市、通風設備等不同手法,來達到要求。

為何柯 P 會有這樣的想法?政府背後的動力(或壓力)又是什麼?仔細想想,到底我們是需要冷氣機;還是舒適的溫度?我們真的必須「擁有」冷氣機;還是只想享受它帶來的「服務」呢?

只要那道風,大可不必買斷「設備」

在此,筆者分享「以使用代替擁有」的思維給各位。

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外乎:資源開採→加工製造→使用丟棄(Take, Make and Dispose),生產者將製造完的商品賣給消費者,使用一段時間後便丟棄,稱為「線性經濟」。這種方式不但會讓珍貴的資源變成廢棄物,很多商品對消費者而言,恐怕也不是他們需要的。因此,近年興起另一種「循環經濟」概念,主張重新檢視資源被製造成商品的全生命週期,研究如何讓產品的使用達到最佳化,並且一併討論商品製造及使用過程(維護、保養)消耗的能資源(油、電、氣)。

事實上,建築物只要導入循環經濟思維,便可導入許多提供「舒適溫度」的解決方案。台灣過去幾年,每到夏天便異常炎熱,導致冷氣開機需求快速增加,相關能源消耗量也持續攀升,甚至一度面臨電力吃緊的窘境。於此同時,被狂操的空調設備也常發生故障,讓維護廠商疲於奔命。

歸根究柢來說,使用者要的是舒適的溫度,而非那台機器。但在線性經濟模式下,不少消費者採購時喜歡挑便宜、卻相對耗能的產品,使用期間又欠缺妥善保養,一旦故障不僅傷了荷包,也連帶產生許多無謂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量。

既然如此,該如何減少空調造成的經濟和環境衝擊呢?不妨試試「冷氣即服務」(ACaaS)模式。這種方法可避免安裝不合適、或超過實際需求的機組,確保空調系統以最佳性能運行,而且只需最少能源。

只買「服務」,耗能、維護成本都省了

再來看大家最關切的成本問題。

「建物擁有者」(業主)只需根據冷氣使用量來付費(Pay as you use),不必負擔建置與維護費。「服務提供者」(承包商)則要負責四個面向:資本支出(設備建置)、日常維運、管理(行政、雲端系統)及服務期間的屢約責任(冷氣效能、風險管理)。倘若廠商能善用物聯網的數據傳感和分析技術,便有機會創造一套「智能空調系統」,自動根據使用方現場的熱負載需求,動態調整系統配置,甚至透過人工智慧預測故障機率,提早進行保養,維持每台設備的最佳效能。

假使既有建築能切換到冷氣即服務模式,根據艾倫˙麥克阿瑟基金會(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)的研究,和國外企業的實際執行經驗,建築能耗不但可藉此大減 40%,運營成本也能跟著降低 10~20%,並延長空調設備 10~15% 的生命週期,可謂一舉多得。

本文作者黃暐程(前排右一)去年底成立「CircuPlus」創業生態系社群,舉辦過多場循環經濟沙龍講座。

回頭看台灣,要從把既有的冷氣使用模式,從傳統線性經濟轉向到循環經濟,必須考慮以下五點:

一、用戶體驗:產品即服務是指消費者有吹冷氣、才需付費,並不是設備租賃那一類的金融操作,

二、能源管理:電力是重要能源,以後每台設備都必須講究能源使用效率,省下每一度不必要用的電力,

三、設備護照:資通訊技術可完整記錄每台冷氣的維修歷史及保養紀錄,以利往後再次使用、抑或投入二手市場的價值,(頗像中古車市場行情那套~)

四、法規和財務:過去,大家習慣用冷氣的價格,去判斷是否採購,以後,要改為比較每種服務方案提供的效能和特色,(就像辦手機門號要挑選資費方案,或許有朝一日真會出現「冷氣吹到飽」的服務~)

五、共生與多贏:不同業者(從製造、通路、維修、到二手市場)應建立互信基礎,因為設備的效能和使用數據,只會愈來愈透明、全部攤在陽光下,大家必須學習利潤共享、風險共擔。

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,全文轉載自城市學